2014年7月16日,“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建設研討會在北京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召開。本次會議主要研討了由國家電網公司立項的“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建設初步方案。來自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科院、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電力公司、延慶縣政府及北京電工技術學會的20余位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
據了解,高滲透率的新能源和分布式電源的快速發展,給配電網的運行帶來新的挑戰,如現有配電網絡結構不滿足高滲透率分布式能源配送需求;能源生產與消費時空不匹配,缺乏優化配置的手段;能源生產與消費的政策有待完善等。而這種發展也使能源的消費者成為了能源的供給者,改變了現有的能源供需格局。
因此,為了適應能源供需格局的變化,國家電網公司啟動了“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建設,通過構建網架堅強、靈活可控的能源傳輸網絡,實現區域能源安全、高效利用,從而打造國際領先的智能電網精品工程和中國能源互聯網名片。示范區建成后,將能引導社會資源參與能源革命,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利益共享,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據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部科技處林弘宇處長介紹,國家電網公司對“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建設的總體思路是:突出社會的廣泛參與;突出前沿技術的融合;突出示范和展示的效益;瞄準未來十年電網的發展方向,著重推動清潔能源和分布式電源的開發利用,著重探索社會服務模式,建設優化新能源配置網絡和智慧公共服務網絡,實現能源的互聯與服務的互動,推動能源開發配置方式的變革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
北京市電力公司總工程師王少毅表示,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部署,結合延慶地區新能源規劃和建設情況,北京市電力公司提出了建設“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的初步方案,示范區建設內容是:升級配電網,構建主動配電網,提升能量傳輸網絡的優化配置能力;建設直流用電網絡,支持直流負荷和電源的即插即用;建設能源管理中心,實現能量的分層分級平衡;探索能源互聯網商業運營模式,平衡各方利益,實現多方參與、合作共贏。
王少毅指出,建設“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靠國家電網公司一家努力是建不成的,需要政府搭臺、多方參與、共同籌劃、共同受益。通過“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區”建設,將有利于國家電網公司團結各方力量來探索智慧服務模式,建設能源優化配置網絡和智慧服務公共網絡,支持高滲透率分布式能源的充分消納,實現區域能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從而助推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四方面的革命。
林弘宇強調,此次的示范區建設絕不是各式先進技術的羅列和展示,而是國家電網公司團結和融合各方社會力量,開門建網,通過充分整合和調動政府、國家電網公司、社會企業、科研院所和終端用戶的各方資源,吸引官產學研的廣泛參與,與大家一起攜手來找到適合新能源發展和建設能源互聯網的商業運營模式,共同探索我國現代電網建設的社會化大協作之路。
另據延慶縣副縣長張遠和八達嶺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宗賢介紹,延慶縣境內擁有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綠色可再生資源,是首批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新能源發電潛力巨大。而且,八達嶺經濟開發區在新能源和智能微電網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開發區配電網也具備了未來配電網的形態,示范區建成后,將促進延慶地區新能源的利用,從而帶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八達嶺經濟開發區作為北京新能源產業基地的定位將更加厚實,延慶作為國家新能源示范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