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29日,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的“2017第四屆軌道交通供電系統技術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會場全景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秘書長奚大華主持會議開幕
大會特約專家主持人: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原副總工程師兼設備部副部長黃旭虹
大會特約專家主持人:西南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劉煒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裴相精致開幕詞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裴相精在開幕詞中指出,作為構建大國高效流通體系的重要環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在快速推進中。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內地已有3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共3965公里;已開工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有53個;規劃建設規模超過9000公里,在建規模約5770公里;今年北京、上海城市軌道交通雙雙突破500公里。
我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是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的典型代表,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已被納入《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發展領域。裴相精認為,“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運營長度卻已躍居世界第一,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已經邁入世界先進國家行列,大量先進的技術與新型設備應用到軌道交通供電系統中,有力地推動了軌道交通裝備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因此,在軌道交通裝備技術不斷創新的當下,我們需要實施產品數字化設計、智能化制造、信息化服務,并密切關注、探索、研究發展中所帶來的新變化、新需求、新問題,加強制造裝備部門與軌道交通各部門的協同合作,大力發展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新型軌道交通體系。”裴相精強調。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是電氣工程領域科技工作者之家,始終致力于提升電氣工程學科水平,促進電氣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是中國科協50個優秀全國科技社團之一。目前學會正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與企業共同探索協同創新的合作模式,搭建產學研聯動平臺,積極履行科技社團引導廣大電氣工程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為助力我國“十三五”電氣裝備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互動交流
大會主題報告首先由全國電線電纜標委會技術顧問孫萍,就“軌道交通用電纜標準體系建設暨關鍵指標解析”發表演講。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城鐵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羅兵,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備所所長/教授級高工陳德勝,住建部行業標準《地鐵雜散電流腐蝕防護技術規程》CJJ 49-201X修訂編制組組長、北京地鐵標準化工作組組長宋杰,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高工唐賈言,深圳市地鐵集團市政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王彥利,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基礎與平臺研發中心主任助理張志學,寧波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設備部副總經理楊樹松,佛山市軌道交通發展有限公司高工彭成寬,北京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姜久春分別就“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調試前置條件和裝備的研究與實踐”、 “城市軌道交通節能現狀及牽引供電節能探討”、“關于地鐵雜散電流防護系統設計的研究”、“現代有軌電車供電系統研究”、“城市軌道交通接觸網雷害防護研究”、“直流牽引供電系統能量回饋淺析”、“專用軌回流系統研究”、“佛山地鐵在兩市地鐵互聯互通下的機電建設經驗”、“軌道交通車載電池儲能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等主題向與會者作了報告。
另外,鎮江大全賽雪龍牽引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錢小森,南京南瑞繼保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魏巍,分別就“城市軌道交通牽引供電系統解決方案”、“基于IEC 61850的地鐵智能化變電站方案特點、優勢和應用情況探討”等方面做了介紹和匯報。
技術參觀
會后,大會組委會組織會議代表參觀了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S1線。北京地鐵S1號線是北京首條以中低速磁懸浮列車運行的軌道交通線路,其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長10.2公里,連接北京西部郊區門頭溝與城區,將于2017年12月底開通運營。本屆大會由《電氣技術》雜志社和北京電工技術學會軌道交通電力設備管理專委會承辦,并得到了北京控股磁懸浮技術發展有限公司、鎮江大全賽雪龍牽引電氣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