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開發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然而,由于規劃、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棄水棄光棄風”問題十分突出,2016年、2017年“三棄”總電量均超過1000億kWh。通過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能夠實現不同能源類型間的優勢互補,對于減少可再生能源棄電、建設清潔低碳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重要的價值。水電是我國裝置容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發電成本低、調節能力強等特點,是除儲能之外實現多能互補發電的重要紐帶,也是世界各國開展多能互補發電的主要研究與實踐方向。在國內,與水電相關的互補發電主要以高壓大規模接入的“水光互補”以及“風光水互補”聯合發電系統為主,依托大型水庫調節能力,可補償風電、光伏電站出力變化,提高互補電站的可調度能力。在國外,可再生能源多以分布式形式接入與消納,涉及的能源類型也更為豐富。西班牙在EI Hierro島和Ganary島建設了與風電場聯合運行的抽水蓄能電站;希臘在Ikaria島建成了風光水微網互補發電系統。研究和發展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能夠充分促進分布式電源與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接入,實現對負荷多種能源形式的可靠供給,對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緩解能源緊張以及改善環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實現價值。
為了展示國內外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共享最新學術成果,促進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系統的發展,《電工技術學報》編輯部特邀丹麥奧爾堡大學陳哲教授和電子科技大學胡維昊教授擔任特約主編,四川大學劉俊勇教授、西南交通大學王曉茹教授、北京交通大學王瑋教授和山東大學趙浩然教授擔任特約副主編,組織“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系統的規劃與運行”專題,特向國內外專家學者征稿,征稿方向及注意事項如下:
一、專題征稿范圍(包括但不限于):
1)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容量優化配置及接入
2)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的運行特性及穩定性分析
3)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聯合運行控制與智能調度
4)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中的儲能技術
5)多種可再生能源的出力預測
6)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主動參與電網調節的協調控制技術
7)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發電系統示范應用研究及分析
二、投稿要求
1. 研究性論文。
2. 綜述性論文,要求有全面的闡述和深刻的評論與見解。
三、重要日期
1、論文投稿截止日期:2019年12月1日。
2、論文預計刊出時間:2020年5/6月。
四、投稿方式
請登錄雜志網站(http://www.ces-transaction.com)注冊作者用戶名投稿,格式請參考網站“投稿指南”中的論文模板,投稿時請在投稿欄目(類型)中選擇“多種可再生能源互補系統的規劃與運行”專題。
聯系人:
奧爾堡大學 陳 哲(zch@et.aau.dk)
電子科技大學 胡維昊(whu@uestc.edu.cn)
四川大學 劉俊勇(liujy@scu.edu.cn)
西南交通大學 王曉茹(xrwang@swjtu.edu.cn)
北京交通大學 王 瑋(wwang2@bjtu.edu.cn)
山東大學 趙浩然(hzhao@sdu.edu.cn)
《電工技術學報》編輯部 赫 蕾 電話:010-6325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