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站用電系統是提供變電站繼電保護、照明和操作用的電源系統,在強調主設備安全性的今天,不能忽視了站用變的安全運行。Z(或稱曲折型)接線的干式變壓器在站用電系統中大量采用,帶來了很多好處,但也不能認為先進的產品可以忽視例行的檢驗工作,特別是針對這類產品的特點,要加強其中的試驗項目的檢測工作。本文認為干式變壓器的縱絕緣檢測工作宜在例行試驗中得到加強。
1.1. 共發生5起匝間絕緣燒毀事故
3次事故發生于鑫城變電站。110kV鑫城變電站10 kV系統為雙母線并列運行,1#、2#站用變分別接入兩段母線,10kV僅有鑫行線一條線路與用戶相連。
兩臺站用變均為樹脂型變壓器,采用Z接線,中性點懸空,未配消弧線圈運行。2#站用變在2006年12月10日和2008年2月6日燒毀兩次。1#站用變2009年5月6日燒毀一次。
3次事故發生前的長時間內,10kV系統運行正常,無異常波動。
2次事故發生于點軍變電站。220kV點軍變電站35kV系統為雙母線并列運行,1#、2#站用變分別接入兩段母線,35kV僅有點橋線一條線路與橋邊變電站相連。1#站用變投運,2#站用變熱備用,事故時通過備自投系統投入。兩臺站用變均為樹脂型變壓器,采用Z接線,中性點懸空,未配消弧線圈運行。
8月16日,宜昌周邊雷雨天氣,受220kV系統擾動影響,35kV系統出現了過電壓,1#站用變高壓側出現匝間短路現象,站用變高壓側負序過流I段動作跳閘。從跳閘前的錄波圖上看,A相對地最高電壓約30kV。 2#站用變備自投動作,站用電恢復,正常運行到2009年8月17日 17點,2#站用變A相匝間短路。
1.2. 幾次事故共同特點
變壓器損壞后,燒損繞組對地絕緣依然能耐受規定的外施交流電壓。能耐受的感應耐壓不及工作電壓的0.1倍;
使用的都是環氧樹脂澆注Z接線變壓器;中性點都未接消弧線圈,懸空運行;母線上所接線路只有一條,系統對地電容小。在沒有發生很強的過電壓;站用變室不通風。
圖1 Z接線變壓器的接線原理、相量圖
2.1 優點:零序阻抗小,利于中性點消弧線圈補償。
Z接線變壓器,將每一相繞組分成兩半,將一相繞組的上一半和另一相繞組的下一半反接串聯,組成新的一相,再將下半個繞組上部相連引出作為中性點。零序電壓在每個鐵芯柱上產生的激磁磁勢,由于上半繞組和下半繞組極性相反,正好抵消。
2.2 缺點:從相量圖看出,正常運行時,半個繞組承受的不是0.5倍相電壓,而是1/√3倍相電壓。同樣材料下,容量只有普通接線變壓器的0.877倍[1];系統電壓波動,出現零序電壓時,半個繞組的電勢與1/2零序電勢疊加,導致匝間耐受比普通接線變壓器更高的電壓,因此Z接線變壓器縱絕緣對材料要求更高。
3.1 優點:難燃、阻燃、絕緣性能好
3.2 缺點:澆注過程工藝控制要求非常高,為便于散熱,繞組做成薄絕緣結構,澆注不當,特別是期間真空度控制不當(過高、過低都造成危害),就會在運行過程中造成局部開裂,形成氣隙,造成局部放電。
上述的5次事故經分析查找,都來自變壓器的縱絕緣弱點,由于生產過程中,澆注期間真空度未控制好,變壓器運行后,局部匝間絕緣很快破壞,中長期局部放電,運行過程中或系統擾動過程中,匝間短路燒毀。
5.1 交接試驗時,有條件的單位,宜進行局部放電檢測,局部放電試驗采用感應耐壓,容易發現縱絕緣問題。
5.2 很多試驗人員對于所用變,采用簡單的工頻外施電壓試驗,根本發現不了縱絕緣的問題。預試特別是投運第二年試驗,進行感應耐壓試驗,能及時發現缺陷,在絕緣未徹底擊穿前,避免事故發生。由于Z接線變壓器結構特殊性,單相感應耐壓易出現部分絕緣過高、過低耐受電壓的問題,建議采用三相感應耐壓。由于Z接線變壓器空載損耗小,三相調壓變的容量和隔離變容量都不需要很大,現場容易實現。
5.3 最大發揮Z接線變壓器的優點,中性點加裝消弧線圈,減少過電壓發生的次數、縮短過電壓延續的時間。
5.4 加強室內的通風。有些設計人員對于所變室的通風欠缺考慮,甚至幾臺所變在一個房間運行都不設計通風窗。干式變壓器完全依靠空氣對流散熱,室內通風裝置很重要。
干式變壓器損壞的原因,主要是變壓器本身質量不良造成的。不良工況和室內散熱條件是促成事故的重要因素。從進網時就嚴把質量關,是防止事故的主要措施。
(摘編自《電氣技術》,原文標題為“Z接線站用變壓器宜加強縱絕緣檢測”,作者為李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