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類新能源發電裝置以及電力電子接口設備的廣泛接入,主動配電網表現出潮流雙向、電能質量復雜化等不同于傳統配電網的特點。目前,開展配電自動化和配網調控一體化智能技術支持系統建設,全面提升電能質量(Power Quality, PQ)、提高供電可靠性,是配電智能化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
作為最受關注的電能質量問題之一,電壓暫降嚴重影響配電網中各類設備的正常工作,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是發達國家電能質量問題投訴中的首要問題,在我國也呈逐漸上升趨勢。
電氣故障(短路故障)是最為常見的電壓暫降成因。準確地定位暫降源,一方面有助于快速排查問題、快速實施檢修,對提高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也可明確電壓暫降過程中供電企業和用戶的責任,分清源頭,更好地協調電力市場環境下電力部門與用戶之間的糾紛。
此外,隨著城市配電網建設、地下電纜化程度不斷提高,精確的暫降源定位,對于方便故障排除過程中巡檢工作,縮短故障持續時間、降低故障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到目前為止,阻抗法、行波法等方法被應用到輸電網的故障定位中,已經取得了較好效果。上述方法應用于配電網時,需安裝大量互感器和故障測距裝置,建設成本較高。
近些年來,隨著PQ監測系統的廣泛應用,基于該系統采集到的數據進行電壓暫降分析得到了廣泛關注。對于電壓暫降源定位問題,有學者分別提出基于擾動功率、擾動能量、等效阻抗實部、實部電流以及系統軌跡斜率的方法,以判斷暫降源相對于各觀測點的上下游關系。
通過與配電自動化提供的網絡實時信息相結合,以上方法可進行暫降源大致區域的判斷,但對于電氣故障類電壓暫降源,無法實現精確定位。
針對電氣故障引起的電壓暫降,有學者基于短路電流計算提出了一種暫降源精確定位方法。首先,通過假設故障依次發生在各母線上并試探不同的電阻值,以根節點處的故障電流觀測值與短路計算值誤差最小為標準,搜尋距故障點最鄰近的節點并估算過渡電阻值;進一步地,遍歷與最鄰近節點相連的所有支路,通過不斷移動假設的故障點,以各觀測點處電流電壓觀測值與短路計算值誤差最小為標準,確定準確的故障點。
但該方法不足在于:
基于有限PQ觀測點量測數據和配電自動化提供的網絡實時信息,本文提出一種適用于主動配電網的電壓暫降源精確定位策略。暫降發生后,首先基于序功率增量方向原理判斷暫降源相對于各觀測點的上下游關系,以確定其候選區域、縮小待搜索區域。然后,進行電壓暫降成因辨識,以針對性地指導定位。
對于由短路故障引起的電壓暫降,在候選區域內,基于反演思想,以考慮了IIDG接入和過渡電阻影響的配電網短路電流計算為基礎,以故障位置、過渡電阻為優化變量,建立分步優化模型并采用智能優化算法求解,以實現精確定位。
圖1 改進的IEEE 34節點配電網拓撲
總結
基于有限PQ觀測點量測數據和配電自動化提供的網絡實時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種主動配電網電壓暫降源精確定策略,并基于改進的IEEE 34節點配電網算例進行測試,驗證了其有效性和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