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在電氣設備上的機械插入式鑰匙聯鎖,是為防止人為操作失誤而設置的必須按照指定順序操作,否則無法進行后續操作的安全操作系統,以確保人身設備安全。聯鎖方法簡單、可靠、直接、有效,特別適合多臺柜或門之間的聯鎖。使操作人員易于識別、杜絕誤操作。在電廠、冶金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本文列舉電廠干式變檢修、變頻柜以及電除塵檢修時停送電實例,來說明機械鑰匙在技術措施方面是如何實現聯鎖操作的。
根據電力操作規范中要求,干式變檢修要先斷開低壓380V的開關、再斷開高壓6KV開關,然后給6KV開關接地,最后才可以去打開變壓器門去檢修變壓器。根據這個操作順序,分別在380V開關柜、6KV開關柜接地刀上和變壓器門上裝上機械鎖。
操作的時候,先斷開380V斷路器才能拔出一把鑰匙,這時380V斷路器被鎖定在斷開狀態,拿著這把鑰匙去給6KV開關柜內接地刀解鎖(注:這里可借用6KV斷路器和地刀之間的自身聯鎖),接地刀接地,拔出另外一把鑰匙,接地刀被鎖定在接地狀態。
這時已經保證了低壓和高壓開關都斷電且已經接地放電。最后拿著拔出的鑰匙去打開變壓器門檢修變壓器。逆向操作即可給高低壓開關送電(如圖1)。
圖1
聯鎖操作順序:把380V開關斷電,拿出鑰匙2A,柜子被鎖定在斷電狀態→把6KV開關斷電,用2A鑰匙給6KV側接地刀解鎖,接地刀接地,拔出2B鑰匙,地刀被鎖定在接地狀態→用2B鑰匙打開干式變高壓側柜門,并拔出一把2C鑰匙→用2C鑰匙打開干式變低壓側柜門。經驗電后,人員即可進行變壓器的檢修。
按照電氣倒閘操作規范要求,變頻柜(如圖2)的上電操作是確認旁路刀閘K3斷開后,方可合上出線刀閘K2,再合進線刀閘K1,最后給上級高壓開關送電。變頻柜的變頻工作斷電操作是斷開上級高壓開關,斷開進線柜刀閘,再斷開出線刀閘。
變頻柜工頻上電操作是確認進線刀閘和出線刀閘斷開,合上旁路刀閘合上上級高壓開關。變頻柜工頻斷電操作是斷開上級高壓開關,再斷開旁路刀閘。
根據上面的操作要求在高壓開關柜上安裝一把機械鎖,然后在進線刀閘、出線刀閘和旁路刀閘上分別安裝兩把機械鎖,一個鎖實現刀閘分,另一個鎖實現刀閘合。變頻柜變頻工作斷電操作時,先斷開高壓開關,拔出高壓開關上鎖的鑰匙,高壓開關被鎖定在斷電狀態。
圖2
用這把鑰匙去給進線刀閘解鎖,斷開進線刀閘,鎖定刀閘,拔出一把鑰匙,進線刀閘被鎖定在斷開狀態。用拔出的鑰匙去給出線刀閘解鎖,斷開出線刀閘,拔出一把鑰匙,出線刀閘被鎖定在斷開狀態。
這把拔出的鑰匙可以去給旁路柜刀閘解鎖送電,然后把旁路刀閘上的另外一把鑰匙拔出,給高壓開關送電,這樣就實現了風機由變頻工作方式轉工頻工作方式。
一次風機B1正常處于變頻工作狀態:K1、K2刀閘合上,K3刀閘斷開。變頻器旁路工頻上電聯鎖操作順序:
先斷開一次風機高壓側開關,拔出鑰匙A1,一次風機開關鎖定在冷備用狀態→將上一步拔出的鑰匙A1插到K1刀閘A1機械鎖中將K1刀閘解鎖,分開K1刀閘交換出鑰匙A2,K1刀閘被鎖定在斷開位置,將鑰匙A2插入K2刀閘的機械鎖中分開K2刀閘并將K2刀閘鎖定在斷開位置拔出鑰匙A3→將上一步拔出的鑰匙插入到旁路K3刀閘A3的機械鎖中,將K3刀閘解鎖,然后再合上K3刀閘并拔出鑰匙A1,K3刀閘被鎖定在合的狀態→最后將鑰匙A1插到一次風機高壓側開關機械鎖上,對一次風機開關進行送電操作。
當工作人員檢修電除塵時要斷開電除塵設備的電源,并接地放電,才能打開房間門進去檢修。如果有工作人員沒有離開電除塵房間而給電除塵設備送電,會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而電除塵房間有好多門(圖中僅畫出一部分)。為確保所有電除塵供電電源斷電并接地,才能打開電除塵房間門并進去檢修;當所有檢修人員離開房間后,電除塵供電電源接地開關才能分閘,電源開關才能送電(如圖3)。
圖3
聯鎖操作順序:操作使電除塵所有閘刀斷電,拔出閘刀上的機械鎖的鑰匙,把閘刀鎖定在斷電狀態→用拔出的鑰匙給閘刀對應的每個接地刀閘解鎖,接地刀接地,拔出另外一把鑰匙,把接地刀鎖定在接地狀態→把拔出的鑰匙插在鑰匙交換盒XM9上(圖中沒有畫),交換出一把鑰匙J1→把J1鑰匙插在鑰匙交換盒XM10上(圖中沒有畫),交換出5把鑰匙,用這5把鑰匙去開5個電除塵入口門→每個門打開后,再拔出一把安全鑰匙,這樣檢修人員拿著安全鑰匙進行檢修,就保證任意一個檢修人員沒有出來,電除塵設備就無法送電。
以上僅僅是對機械聯鎖在電氣倒閘操作中應用,進行舉例說明,在實際應用中并不限于這些。 大量電氣事故的統計表明,人身觸電傷亡和電氣設備事故,往往與電氣工作人員的技術業務水平有著直接關系。按機械鑰匙聯鎖設計的操作順序操作,可有效減少并避免誤操作事故的發生。
總結:電氣設備倒閘操作可依靠組織措施保證操作人員按正確的程序操作,如果在操作過程中發生疏漏,則可由上面介紹的技術措施來有效的制止誤操作。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電氣誤操作事故發生,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