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用了一茬又一茬,很多人對它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改進,有關方面進行了嚴格管理,但使用效果總不理想,問題的“癥結”在哪里,很有研究的必要。
圖1是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的原理電路圖,由檢測互感器CT、控制電路板L、動作控制器J三部分組成。檢測互感器CT是用來檢測被保護電路之泄地電流的漏電傳感器??刂齐娐钒錖的功能是,在漏電傳感器CT送來的漏電信號控制下,產生并發出漏電保護器動作控制指令。
動作控制器J是漏電保護器的動作執行元件,可以是斷路器的脫扣器,也可以是繼電器或聲、光報警器等。供電線路穿過檢測互感器CT,CT以下的供電線路為被保護電路。使用漏電保護器時,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可靠接大地D,用以形成電網對地漏電的檢測通道。漏電保護器的工作過程:當被保護電路沒有接地故障時,流經檢測互感器CT的電流相量和等于零,CT二次側沒有信號輸出,被保護電路正常運行。
當被保護電路出現接地故障,如RAD(含人身觸電)時,電源立刻通過接地點、大地、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極,至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形成漏電回路,產生泄地電流ID。該電流使流經檢測互感器CT的電流相量和不再是零,因此,其二次側有與漏電流成比例的信號輸出。
該信號送控制電路板L,當漏電流達到一定程度時,觸發電路板L工作,向動作控制器J發出動作控制指令,完成保護動作。
由以上漏電保護器的基本原理可以看出,它的技術特征有:一是靠檢測互感器CT檢測被保護電路的對地漏電電流,產生控制信號,用以控制漏電保護器動作。二是靠配電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接地形成電網接地檢測通道,用以保證漏電保護器的正常工作。
這樣雖然能實現火線對地的漏電保護,但同時,也因此決定了漏電保護器一方面存在發生頻動的條件,另一方面對被保護電路中的零(N)線接地故障不起作用?;谶@些技術特征,對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的頻動、拒動失效問題應作進一步解析。
圖1
所謂漏電有兩種情況,一是電網線間漏電,二是電網對地漏電。既然叫漏電保護器,就應當對這兩種漏電都起作用。但實際上漏電保護器只對電網對地漏電起作用,對電網線間漏電是不起作用的。因此,嚴格講,現在的漏電保護的概念是不確切的 ,是名實不符的,確切講,是一種電網對地漏電保護。因此,不能認為漏電保護器對所有的漏電都起作用。
多年來,特別是兩網改造以來,多次大量推廣使用漏電保護器,其目的除了保證安全以外,也希望起到電網接地監控的作用,但效果很不理想。經調研,漏電保護器應用于電網以后,很多因素都在發揮作用,通過如圖2的“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必然失效邏輯圖” 所述的內在邏輯關系,促成了漏電保護器頻動、拒動,進而失效。
圖2
4.1 頻動,即動作太頻繁,影響人們正常用電,是突出的問題之一。頻動包括該動和誤動:
4.1.1 該動,指電網確實發生了接地故障,保護器動作是正常的,占頻動的大多數。該動含兩個方面:
(1)人身觸電動作,只占極少數。由于電網中性點已經接地,大地已成為電源的一極,立足于地的人,只要觸及電源,便立即形成回路,形成人身觸電動作;
(2) 其他自然接地動作,占該動的大多數。由于電網中性點已經接地,大地已成為電源的一極,電網火線的絕緣老化、磨損、污染、受潮、不規范鋪設電路、違規用電等都可能造成接地故障,接地故障是必然的,多發的,在電網中性點接地情況下,漏電保護器動作當然要大量發生,這是造成頻動主要原因。
4.1.2 誤動,是指漏電保護器不應該動作而動作了,這種情況在頻動中雖占少數,但加劇了頻動。誤動有兩種情況:
(1)電磁干擾誤動。漏電保護器是靠檢測互感器所產生的漏電信號控制動作的,環境電磁波也可能使檢測互感器產生信號,造成電磁干擾誤動。在電網中性點接地情況下,這種干擾的影響會更大;
(2)投切沖擊誤動。由于電源開關斷口不同步、電網對地分布電容和電網中性點接地等原因,在電源投切時會造成系統中性點瞬間偏移,使漏電保護器產生動作信號,造成誤動。這種誤動致使漏電保護器在
電網的中上段、大負荷控制、一些工業用電等場合無法使用。有的為使用漏電保護器,把動作電流整定得很大,雖然不誤動了,但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
4.2 拒動,是指電網接地或人身觸電時,漏電保護器應該動而不動。引起拒動的原因有兩個:
4.2.1中性線重復接地分流拒動
由于電網中性點已經接地,如圖3,漏電保護器以下的零線出現接地故障,如RND,人們無法知道,如這時再發生火線接地,如RAD,其泄地電流的一部分IADN會通過接地點就地回零,使本來應通過大地到電網中性點回零的電流ID大幅度減小,使漏電保護器檢測到的漏電信號減小,造成拒動。
值得注意的是:由中性點接地造成的中性線接地故障積累,加劇漏電保護器失效,是其最危險,且無法彌補的漏洞。
圖3
4.2.2 漏電保護器失效拒動,是指漏電保護器損壞、人為的將漏電保護器解除運行造成的拒動。漏電保護器損壞和人為解除運行非常嚴重,占絕大多數,原因有兩個:
(1)過壓損壞。主要是由于中性點接地,把雷電壓引入電網中,雷擊損壞漏電保護器電路板。
(2)人為損壞或退出運行。這都是由于漏電保護器頻動,干擾正常用電,使用戶不耐煩所致,而這些都與電網中性點接地有直接關系。
4.3 對于漏電保護器,國家標準規定了很多嚴格的指標,又有嚴格的檢測、管理制度,然而在使用中,卻存在著嚴重的頻動、拒動、失效問題,要求那么嚴格,使用的結果卻是如此不好,原因何在?通過上述剖析,可以明確的得出結論:剩余電流漏電保護技術的“癥結”是它的使用條件——電網中性點接地,因此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4.3.1剩余電流漏電保護技術存在如下明顯漏洞:
(1)先電擊后保護。因為電網中性點接地,大地成為電源的一極,人與大地密切相關,一但觸電,立即形成回路,先遭到電擊,檢測其信號,然后用這個信號控制動作,實現保護。可見,任何的遲動和拒動都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后果。得到保護的前提條件是先承擔遭電擊所帶來的危險。
(2)對零線接地故障不起作用,導致漏電保護器失效和電網劣化。因為電網中性點接地,不僅使漏電保護器對零線接地故障不起作用,還掩蓋電網的所有接地故障,不僅會造成被保護電網零線接地故障極難發現,形成積累,進而造成相線接地故障電流就地回流,減小互感器檢測信號,引起漏電保護器拒動失效,這種失效又進一步導致相線接地故障的積累,加劇電網劣化。
(3)漏電保護技術方案自相矛盾。要害是漏電保護器的使用條件是電網中性點接地,而中性點接地反過來造成漏電保護器的頻動、拒動、失效,使漏電保護器陷入了自相矛盾不能自拔的怪圈,用不住也自然成了不爭的事實。多年來,對漏電保護器的各種改進,沒有也不可能在漏電保護器(電網中性點接地)的思路內解決問題。
4.3.2 中性點接地型式的引入給電網帶來了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多年來,在一次次的推廣漏電保護器的同時,把大批的低壓電網的中性點接了地,盡管漏電保護器大多已經不用了,人們沒有,也不敢,甚至不允許把電網中性點的接地解除,造成有效的電網接地監控裝置無法使用,給電網帶來了更多更嚴重的問題。
(1)中性點接地,相當于全電網(通過變壓器線圈、負載)接地,掩蓋電網接地故障,很難查找排除,使接地故障越積越多,加速電網劣化,使電網很難管理。
(2)中性點接地,造成嚴重的漏電保護器頻動、拒動、損壞,最終導致其大多數失效,使漏電保護器名存實亡。
(3)中性點接地,使大地成為電源的一極,形成電老虎嘴,是造成觸電傷亡、漏電火災、雷擊電器等電網事故的人為隱患。
(4)中性點接地,加劇同網異線同時接地問題,形成龐大的多電源共地系統,造成嚴重的電能損耗和電污染。
(5)由于中性點接地,當相線出現接地故障時,會引起電網電壓大幅度波動和不平衡,造成電源不穩定。
(6)中性點接地,為一火一地偷電、放電提供了方便,增加了電網管理難度。
4.4 剩余電流漏電保護器的使用現狀
多年來,特別是城農網改造以來,為了安全用電,漏電保護器用了一茬又一茬,結果茬茬都以失敗而告終。在工廠,由于漏電保護器頻繁動作,影響生產,基本上沒有使用。在農村,由于嚴重影響正常用電,大多數漏電保護器已經損壞或解除運行,名存實亡。漏電保護器在賓館等干燥場合使用尚可,但越是需要的地方(如農村等潮濕場合)就越不能用。
由于剩余電流漏電保護技術的“癥結”是電網中性點接地,不擺脫中性點接地,問題無法解決;由于經長時間調研,并沒有發現低壓電網中性點一定要接地的硬道理;由于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法規都曾規定:低壓電網中性點可直接接地,也可不接地。
由于如礦井、船舶、醫院及部分普通用戶長時間使用中性點不接地電網,并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其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反而比中性點接地電網要好得多。為此,主張解除中性點的接地,對不接地的電網進行有效接地監控,及時發現和排除接地故障,保持電網與地絕緣,使電網懸空運行,獨立自潔。
用于中性點不接地電網的接地監控新技術,不存在技術漏洞,具有總監控器和多種分監控器,有監控報警器、監控動作斷路器和監控報警加動作斷路器,可實現分級監控,其穩定性、可靠性、有效性、耐用性都遠優于漏電保護器,完全可以替代之,用以實現低壓電網的安全、節電、穩定、潔凈運行。
(本文選編自《電氣技術》,作者為李振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