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波蘭風能協會(PSEW)主辦的海上風電會議上,八個波羅的海國家與歐盟委員會簽署了一項聯合宣言,以加快在波羅的海建立新的海上風電能力。該地區有望在2050年裝機93GW,其中波蘭計劃領頭裝機28GW。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海上風能可能成為歐洲最大的單一電力來源,到2040年其在全球的發電量將增長15倍。目前,海上風能僅占全球發電量的0.3%。2019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7064MW,比上年增長19%,新增裝機容量同比增長36%至6.1GW,累計裝機同比增長23%達27.1GW。
據預測,2021—2030全球海上風電年均裝機中樞為12GW,較之前10年的年均新增裝機3.1GW同比增長286%。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風電技術的提升、風電價格的下降以及投資者對長期化石燃料項目的信心動搖,預計零碳技術將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而同步增長。同時,隨著近海風電逐漸開發,漂浮式將成為深遠海風電的必然選擇,漂浮式風電設備的規?;瘧脤⒖赡艽偈谷蚝I巷L電市場發展進一步提速。
IEA最新的地理空間分析表明,從理論上講浮式風電設備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包括歐洲、美國和日本在內的幾個主要電力市場的需求。隨著海上風電行業的成熟發展,項目規模隨之越來越大,而且項目的位置也離海岸越來越遠。行業專家對此表示,這意味著海上風電項目在海岸上變得越來越不可見,這可能會使它們更容易為他們所服務的社區所接受。
據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研究發現,浮動的海上風電(對于挖掘深海海上風電資源很重要)在全球范圍內持續發展,高達1549MW的浮動海上風電已達到許可階段,而到2019年底全球總管道達到了7663MW。2019年,美國緬因州的公共事業委員會批準了12MW Aqua Ventus浮式示范項目的最新電力購買協議(PPA),這將幫助該州開發其主要的深水海上風能資源,并可能迎來美國商業浮式風能的發展。
在美國2019年安裝或宣布的浮動風能項目中,其中半潛式海上風電平臺占基礎結構的89%,可以看出,技術的進步將進一步幫助海上風電項目遠離海岸運行。目前,已安裝項目的海岸平均距離為47km,而項目公告顯示,到2025年這一距離將增加到70km。項目也位于更深的水域中,已安裝項目的容量加權平均深度為31m。未來5年內對于將于2025年開始運營的項目,海上工地的平均深度將增加到43m。
國家投資一直是美國海上風電發展的主要動力。在2018—2019年之間,州政府的采購承諾增加了近1萬MW,超過了當前美國管道的潛在產能。目前,美國只有一個商業海上風電場在運營,但據NREL數據分析,技術不斷進步、價格下降以及聯邦和州對美國海上風電行業的支持增加。到2019年底,美國海上風電項目管道增長了10%,而在經聯邦和州政府批準并簽署了承購協議的情況下,美國海上風電容量為6439MW,比上一年增長了3倍。
據預測,未來10年全球海上風電成本將繼續下降。《2018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指出,到2022年全球海上風電項目的成本區間將在0.06~0.14美元/kW·h,其中歐洲地區的項目則在0.06~0.10美元/kW·h。目前,美國PPA和海上可再生能源證書的價格已經下跌了40%,使得海上風電項目最近兩年在電力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到2030年固定底系統的成本預計將達到50~75美元/MW·h的平均能源成本。
截至2019年底,歐洲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占全球累計總裝機量的75%,同時規模化發展及技術進步帶動了成本的快速下降,已率先進入了無補貼的平價時代。2020年即是歐洲海上風電平價元年,部分項目招標的度電成本已達0.35元/kW·h,未來有望大范圍擺脫補貼依賴。根據當前的政策和價格,到2040年歐洲的海上發電能力將從20GW飆升至130GW。如果歐盟如約實現其碳中和目標,海上風電容量可能將躍升至180GW。
IEA與倫敦帝國學院合作,利用衛星數據繪制了全球數10萬公里海岸線上的風速和質量圖,從而確定了擴大海上風力發電的關鍵領域。如今,歐洲大部分海上風電安裝在北海。據WindEurope預估的情景,到2050年北海仍將是歐洲海上風電裝機的核心地區,裝機容量可達212GW。歐盟委員會則預計屆時波羅的海的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2.2GW增加到93 GW。
隨著風電機組大型化、產業鏈國產化,疊加產業成熟度和規模效應,我國海上風電有望在“十四五”期間迎來快速發展。行業專家表示,我國海上風電開發潛力極大,成本端有望復制歐洲市場降本路徑,通過規?;l展(降低建設運維成本)和技術提升(機組大型化)最終實現平價?;诤I巷L電的降本潛力,一旦地方出臺海上風電補貼政策將驅動行業繼續發展,國內海上風電發展有望超預期。
《2019年海上風能展望》報告指出,到2040年中國沿海風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4GW增加到110GW。而在可持續能源目標的政策影響下,這一數字可能會提高到170GW以上。日前,《廣東省培育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指出,將爭取國家支持建設專屬經濟區近海深水區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出臺廣東省扶持海上風電發展的相關政策,爭取2025年前海上風電項目實現平價上網,到2025年底累計投產海上風電約1500萬kW。
業內人士強調,海上風電行業需要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不斷攻克相關關鍵技術(如開發更大、更高效的渦輪機),促進單機容量的不斷增長,研究性能提升的同時如何實現成本降低,從而使海上風電在與天然氣發電和陸上風電競爭中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