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SF6氣體優異的絕緣性能,氣體絕緣組合電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GIS)及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等氣體絕緣設備在電力系統輸配電領域得到大力發展。GIS將高壓設備密閉組合,充以絕緣性能優異的SF6氣體,能夠顯著地減小設備尺寸并提高運行可靠性。GIL作為架空線路的替代裝置,能夠在提供相同功率的情況下,占用更少的空間。
隨著直流技術的發展,利用直流GIS以及GIL進行大功率、遠距離輸電受到廣泛的關注。但是,目前仍需要解決因表面電荷大量積聚造成的設備內部絕緣子周圍電場畸變而導致其沿面耐受能力下降,即固體絕緣的表面電荷積聚問題。
直流條件下絕緣子表面電荷積聚途徑主要有三種:氣體側傳導、絕緣材料體傳導、絕緣材料表面傳導。在電荷積聚達到穩態的過程中,設備內部的電場分布與氣體電導率、體電導率和表面電導率密切相關。
上述研究表明,氣體中載流子濃度、絕緣子體電導率等參數改變時會導致表面電荷積聚的主導方式發生改變,但是目前對積聚方式轉變的條件仍然缺乏深入系統的認識。另外,關于表面電導率對主導積聚方式的影響的研究目前還未見報道。
本文以簡化GIS/GIL 盆式絕緣子為研究對象,建立了直流電壓下表面電荷積聚仿真模型,考慮了氣體側傳導、絕緣材料表面傳導和體傳導三種表面電荷積聚方式,系統研究了離子對生成率、表面電導率以及體電導率變化時,絕緣子表面電荷的積聚特性,并分析了表面電荷主導積聚方式的轉變機理。
為了對表面電荷積聚主導途徑進行描述,定義絕緣子表面凈電荷量為零時所對應的離子對生成率以及上表面及下表面凈電荷相等時的絕緣子體電導率為積聚機理轉變的臨界值。
圖1 不同表面電導率下絕緣子表面電荷分布
本文建立考慮氣體載流子產生、遷移、擴散以及復合過程的表面電荷積聚模型,從表面電荷積聚的三種途徑對表面電荷主導積聚方式的轉變進行了研究,根據數值計算結果得到如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