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輸電線路導線發生電暈的過程中,寬頻帶噪聲主要由流注產生,而“100Hz”純聲主要由輝光放電產生。在高海拔地區,空氣密度降低,導線起暈場強降低,“100Hz”純聲噪有增加的風險。各相導線產生的純聲聲波存在相位差,在大地的反射作用下,純聲聲波的幅值在地面上某些位置增加,某些位置相互抵消,形成駐波。在傳播過程中不易衰減,致使影響范圍更遠。
輸電線路產生的“100Hz”純聲,好天氣下不明顯,在壞天氣下比較突出。比如大雨條件下會增加,更容易引起居民的投訴。
國內對于輸電線路產生的可聽噪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寬頻帶噪聲。
國外對于輸電線路產生的可聽噪聲開展的研究較早,也主要集中于寬頻帶噪聲。
上述研究成果僅對線路產生的“100Hz”純聲的強度、分布等特征進行了研究,如何通過在輸電線路下方聲壓的測值量,獲得其聲功率,尚未見到相關文獻。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電網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平頂山學院電氣與機械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采用美國EPRI提出的純聲聲功率產生量計算公式,建立了特高壓同塔雙回線路的純聲傳播模型,得到了特高壓輸電線路純聲的駐波分布。在此基礎上,對其逆問題,即由線路下方“100Hz”純聲的聲壓值,如何反推“100Hz”聲功率產生量的問題,提出一種在線路橫斷面上布測點,根據其傳播特性聯立方程組,再通過粒子群算法,求取聲功率產生量的方法,準確地實現了純聲聲功率的溯源。
圖1 蕪湖特高壓電磁環境長期觀測站噪聲頻譜
圖2 雙回輸電線路聲波的直射和反射路徑
圖3 同塔雙回線路導線布置示意圖
研究人員最后得出以下結論:
1)提出了根據輸電線路橫斷面上觀測點的聲壓級,通過距離及相位關系,聯立得到復系數矩陣方程,建立“100Hz”純聲聲功率的產生量求解模型。
2)提出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復系數方程組求解算法,準確地獲得了各相導線的聲功率,本算例絕對誤差小于2.66×10–7dB。
3)通過增加測點的數量,能降低方程組偽解的出現頻次。算例表明,當測點數量為6時能完全去除偽解。
以上研究成果發表在2019年第23期《電工技術學報》,論文標題為“輸電線路產生的“100Hz”純聲駐波的逆問題求解”,作者為衛李靜、張業茂、周文俊、李鵬飛、路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