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MN擠壓機是我廠大管大棒技術改造時安裝的一臺大型設備,主要用于銅及銅合金管材、棒材、型材的熱擠壓,是太原重型機械廠設計制造的。在生產中,電氣設備運行基本正常,沒有出現大的問題。只是后來出現的DP網絡通訊故障,讓我們花費了很多時間,想了很多辦法,才最終把故障消除。現把當時的處理方法總結出來,與讀者交流。
40MN擠壓機主要包括擠壓桿、擠壓筒、穿孔針、供錠機、橫向模座、壓余分離機構、出料輥道、冷床、鋸切、液壓泵站等幾部分組成,有四個操作臺。整個電氣控制點比較散,輸入和輸出遠離PLC,需要鋪設很長的電纜,不易實現,并且也可能因為電磁干擾而使得可靠性降低。
所以控制系統采用由一個主站和十個從站組成的Profibus-DP網絡系統,主站由S7-400 CPU414-2DP和S7-400輸入、輸出模塊組成,10個從站均采用ET200S分布式I/O,I/O為S7-300模塊。主站和其中的六個從站分布在主控制室內,其余的四個從站分布在設備周圍的四個操作臺內。
站與站之間用西門子專用通訊電纜連接,整個網絡長度將近100米,網絡波特率為1.5Mbps。
剛開始出現故障時,是設備正運行著,突然停了,而操作工可以馬上再把設備啟動起來,故障是一閃而過,看不到故障現象。到后來,故障時間加長,設備停后開不起來了。
看到故障現象是主站CPU上SF信號燈閃爍,顯示是外部總線通訊故障,檢查發現是2號操作臺從站報警,ET200S的 BF信號燈閃爍,意思是本站故障或無連接報文,原因可能是I/O模塊中存在錯誤,或缺少連接到控制器的總線電纜,也可能是背板總線故障,與主站通訊中斷。
根據故障指示,把這個從站的模塊拆掉,檢查是否有接觸不好,往往是拆拆裝裝,故障就消失了??墒沁^兩天突然又不行了,后來不只是2號操作臺報警,其它從站也報警,頻次越來越高。
在線打開程序,從PLC診斷緩沖區中查看模塊信息,可以看到CPU提示的報警信息,報警信息如下(選取了其中一段):
Event 99 of 120: Event ID 16# 39C4
Distributed I/Os: station failure
Address of the affected DP slave: station number: 5
DP master system ID: 1
Log. base address of the DP slave: Input address: 8187
Log. base address of the DP master: 8188
OB number: 86
OB not found, or disabled, or cannot be started in the current operating mode
External error, Incoming event
01:50:44:470 pm 05/19/09
報警故障代碼為39C4,表示分布式I/O、從站失靈到來狀況;故障發生在5號從站,5號從站診斷地址為8187,主站診斷地址為8188,當故障發生時,系統調用OB86組織塊,但未找到該塊。
3.1 通訊線路問題
故障現象是外部從站丟失,懷疑是通訊線路有問題。剛開始只有2號操作臺從站報警,2號臺的通訊線是從1號主操作臺接過來的。首先檢查1號、2號操作臺DP插頭接線是否可靠,屏蔽層與DP插頭的金屬片是否壓緊,終端電阻開關撥的位置對不對。
往往在檢查過程中故障就會消失,但故障還會不定時出現,后來又更換DP插頭,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是就想著更換1、2號操作臺之間通訊電纜,懷疑是通訊電纜受損,阻值增大,信號損耗引起的。
1號、2號操作臺相距大概有20米,我們所用電纜是西門子專用雙絞通訊電纜,由于手頭暫無備品,一時無法更換。后來設備狀況越來越差,很多從站都報警,電纜總長將近一百米,由于無法判斷究竟是哪一段有問題,雖然買了一些通訊電纜,也不知道該更換哪一段,最終沒有更換。
往往是哪個站報警,就檢查哪個站的DP插頭接線情況,模塊插接情況,有時反復檢查,故障總是在檢查的過程中消失。
通訊線路電磁干擾也是造成網絡故障的主要原因,我們的現場布線是通訊電纜與其它控制線、動力線混在一個電纜溝里,這極容易造成干擾。
由于平行布線的兩根電纜之間會產生電容耦合,因此為了避免相互之間的影響,通訊電纜與動力電纜應避免長距離平行布線 。由于當初設計時未把通訊線與其它線分開排布,現在想改已不具備條件,只有盡量把通訊線離別的電纜遠一點,但仍有長距離平行布線情況。由于接地有利于保護PLC設備以及DP通訊口,消除干擾,因此對于所有的Profibus站點都進行接地檢查,檢查配電柜、操作臺外殼接地是否可靠,把每個DP插頭的接線嚴格按網絡布線規范重新接線。
Profibus網絡布線規范要求:電纜在DP插頭內接線時,應將外部編織網屏蔽層剝開,把鋁箔屏蔽層壓在插頭內的金屬片上,該金屬部分是與插頭外部的金屬部分相連的,當將插頭插在CPU或者ET200M等設備的DP口上時,就通過設備連接到了安裝底板,而安裝底板一般是連接在柜殼上并接地的,從而實現了屏蔽層的接地。
另外還要保證屏蔽層不能剝開的太長,否則通訊線芯會暴露在空間,成為容易受干擾的“天線”。 通訊電纜在進/出電柜時,把電纜的外層屏蔽層進行接地處理。這樣避免外部的干擾信號進入電柜,同時也避免柜內產生的干擾對外部設備造成影響。通過規范接線,設備狀況大有改觀,報警次數明顯減少,但沒有根除。
3.2 24V電源問題
原來每個站都是由一個單獨的24V電源給本站的 CPU或ET200S及背板總線、輸入模塊供電,所有輸出模塊由單獨的24V供電。剛開始報2號操作臺從站丟失故障時,曾懷疑2號操作臺從站24V電源供電有問題,反復測量24V電源,沒發現異常。
又懷疑是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模塊輸入點外部線路可能有瞬間接地或短路的現象,造成24V電源短時故障。隨著后來很多從站都報警,由于輸入點比較多,無法確認是哪兒出了問題。
為了排除輸入點外部線路引起的故障,于是就增加一個24V電源,專給 CPU和ET200S及背板總線供電,讓每個站的24V電源只給本站的輸入點供電,這樣若是外部輸入線路有問題,就不會影響通訊了。
更改后,設備正常運行了一天,又出現一個新的問題,CPU讀不到編碼器的數據。在1號主操作臺從站,ET200S機架上裝有一塊SM338模塊,模塊上接有三個絕對值編碼器,分別檢測擠壓桿、擠壓筒、穿孔針的位置。
CPU讀不到數據,設備就無法運行。檢查SM338模塊電源,正常,于是更換一個新的模塊,還是讀不到數據。翻閱SM338模塊說明,在布線規則上看到,編碼器的輸出接地不應與CPU的接地隔離。
突然明白了,原來現在SM338模塊所用電源是從站的電源,而CPU及ET200S所用電源是新增加的,兩者沒有共地。共地后正常。只是有一點不明白,為什么沒共地前還能正常工作一天?
編碼器問題解決后,設備正常運行了幾天,沒有出現網絡的問題,當時想著問題可能解決了,可不久故障又發生了。
由于前期在外部線路中未找到故障點,問題一直不能解決,所以就考慮在程序上做些文章,看能否把故障給消除掉。
4.1 在程序中增加機架故障組織塊(0B86)
OB86的功能是當出現擴展機架、DP主站系統或分布式I/O從站故障(當到來或離去事件時)時,CPU的操作系統就自動調用0B86,如果0B86未編程,當檢測到這類故障時,CPU就變為STOP方式。40MN擠壓機CPU報警信息提示,當故障產生時,系統想調用OB86塊而未找到,所以在程序中增加了0B86塊。
下載之后,一旦故障,系統將調用OB86來處理故障,同時跳過該錯誤。希望當設備出現故障時,CPU能調用到0B86塊,而不是直接進入STOP狀態,避免設備停機。但實際并未達到效果,當出現故障時,CPU還是進入了停機狀態。
4.2 修改Profibus-DP總線參數
打開程序,點擊硬件組態Hardware,顯示PLC硬件組態圖,雙擊Profibus-DP總線,進入“屬性-DP主站系統”,在這個界面上有一個“屬性”按鈕,點擊進入,選“網絡設置”界面,顯示有“傳輸率”和“配置文件”。
在“配置文件”中原選項為“DP”,更改為“自定義”,再點擊旁邊“總線參數”按鈕,進入“總線參數”界面,這個界面上有一個“重試限制” 選項,原默認值為1,更改為5,目的是當某一個從站與主站通訊不上時,讓CPU重新多連接它幾次,希望在CPU多次連接過程中,系統能正常,這樣設備就不會因為瞬間故障而停機。
修改參數后,設備停機次數減少,對于一閃而過的故障確實能起作用,但對于長時間出現的故障,還是會停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3 修改波特率
原設計中Profibus-DP網中數據傳輸率為1.5Mbps,在一個DP網絡中,一個區段的最大電纜長度是由傳輸率所決定,西門子公司建議的Profibus-DP網絡中一個區段的波特率所允許的電纜長度如表1。
表1 Profibus-DP網絡中波特率與電纜長度的關系
從表中看出若波特率為1.5Mbps,電纜長度最大允許200米,實際上40MN油壓機整個網絡電纜長度也不超過100米,原設計選擇1.5Mbps應該沒問題。但DP通訊實質上就是串行通訊,走的是485協議,它的通訊質量是和距離有關系的。
在通訊距離一定時,波特率越低,傳輸數據的穩定性越好,通訊質量越高。降低波特率,會增加CPU掃描周期,但對擠壓機這樣大型設備,增加一點時間,各部位動作應該不會受到實質的影響。
于是就試著把波特率從1.5Mbps修改為500Kbps,沒想到修改后設備故障馬上消除了,而且這個網絡問題以后再也沒有出現過,40MN擠壓機的網絡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40MN擠壓機現在一直正常運行,困擾擠壓機的網絡問題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造成網絡通訊問題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我覺得可能是通訊電纜受損造成的,只是沒有檢測手段,無法確定是那一段有問題;也可能是電磁干擾造成的。
編自《電氣技術》,原文標題為“40MN擠壓機Profibus-DP網絡通訊故障分析與處理”,作者為王紅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