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我國有記載的輸電線路覆冰事故達上千次,其中較為嚴重的當屬2008年初,華中、華東和南方等區域發生的大面積冰災,造成了國內15座500kV變電站停電,86座220kV變電站停電;119條500kV輸電線路停運,343條220kV輸電線路停運;678基500kV桿塔倒塔,295基受損,1432基220kV桿塔倒塔,586基受損,嚴重危害了我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據統計,我國輸電線路覆冰事故多發生在高海拔地區,如云南、貴州、四川、湖南和湖北等省,而且有如下幾個特點:①持續時間長,往往會持續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②覆冰事故在某一固定地區頻繁發生,如1961—1989年,云南省35~220kV輸電線路先后發生覆冰事故達到101次;③覆冰事故發生時機械故障和電氣故障并存,不僅會造成金具損壞、導線斷線、桿塔倒桿和絕緣子串損毀等機械事故,還會因導線弧垂增大,導致導線對地距離或者導線間距減小,造成放電和燒毀導線的電氣事故。
由于多年來深受覆冰事故的侵害,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一直致力于輸電線路防冰、抗冰和除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特別是在除冰方面,形成了熱力除冰、機械除冰和自然脫冰三大主流技術,解決了大部分的輸電線路導線覆冰問題。同時,對于地線本身不通過電流,覆冰時無法依靠自身發熱融除冰雪的難題,南方電網公司通過使用輸電線路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將導線的融冰電流引至地線,實現了地線的熱力除冰。
隨著越來越多的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被安裝在鐵塔上,為了便于對輸電線路鐵塔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進行集中管理,同時提高裝置操作的智能化水平,以電力物聯網的形式建立一套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遠程控制系統勢在必行。本文擬通過分析和計算完成就地電源系統的設計,為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實現遠程控制解決現場鐵塔側用電設備的供電難題。
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如圖1所示,具有性能穩定可靠、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等優點。在需要融冰時,操作人員直接攜帶控制箱到塔底連上控制線進行操作,無需登塔即可進行導線和地線的連接。
圖1 裝置在鐵塔上的安裝圖
擬采用的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遠程控制系統,通過在鐵塔側布置傳感設備、控制設備、加解密設備和通信設備等采集現場的狀態參數、控制裝置的運行、收發信號及數據,在變電站布置服務器、控制主機等對鐵塔側的裝置和設備進行控制和管理。鐵塔側和變電站通過定向的APN專網進行通信,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但是由于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的安裝位置比較偏僻,常在無人的山區,沒有配網線路的布置,需在現場安裝合適的就地電源系統,使鐵塔側的裝置本體和新布置的各種設備可以長期穩定運行。
圖2 遠程控制系統工作原理圖
上述遠程控制系統的鐵塔側用電設備主要有兩類:①持續在線工作的設備;②在融冰時才開啟運行的設備。
2.1 持續在線工作的設備
本系統的鐵塔側要時刻保持和變電站的通信,完成傳輸現場狀態數據和接收變電站指令的工作。因此,網關需要時刻處于發射和接收狀態,一直處于在線工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擬采用的網關兼有縱向加密功能,可同時滿足數據與信號加解密和遠端通信的需求。
環境狀態傳感器主要采集鐵塔側的風速、風向、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參數,為工作人員提供即時的氣象數據,為線路覆冰的判斷提供參考。為了能在鐵塔所在地區氣候發生驟變時產生快速反饋,環境狀態傳感器的數據需實時更新。
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擬采用LoRa無線霍爾傳感器進行開關合閘狀態的采集,傳感器本身內置電池,不用另行設計供電接口,但是其信號發射之后,需要在主控制箱使用對應的LoRa接收網關進行信號的接收,該網關也需處于持續運行狀態。
擬采用的上述設備的用電參數見表1。
表1 持續在線工作的設備用電參數
2.2 間斷性工作的設備
出于節約能源和保護輸電線路運行安全考慮,本系統部分設備在平時處于斷電狀態,需要融冰時再遠控電源接通。如進行地線融冰操作時需驅動的接地開關電動機、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的主電動機和閉鎖電動機。另外現場還在鐵塔上布置一臺戶外攝像機,使其在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動作時全程進行視頻傳輸,平時也不需打開。
上述間斷性工作的設備用電參數見表2。
2.3 其他設備
還有分合閘行程開關、主控板上的CPU、以太網接口、RS 485接口和RS 232接口等元器件也需要消耗電能,但是由于耗電極少,在配置整體電源容量時通過適當放大余量,即可滿足需求。綜合以上的分類和敘述,本系統電源樹如圖3所示。
表2 間斷性工作的設備用電參數
圖3 遠程控制系統電源樹
3.1 在線供電方式的比較與選取
目前常用的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供電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①光伏儲能系統,利用太陽的輻射能轉化成電能進行供電;②風力儲能系統,利用風力發電機將風能轉化成電能進行供電;③風光互補儲能電源系統,綜合前兩種的優勢可實現白天和夜間的持續儲能進行供電;④導線感應取能電源系統,利用在導線上安裝的感應線圈或電流互感器將高電壓轉化成可直接使用的低電壓進行供電。
風力儲能系統和風光互補儲能系統,在凍雨多發的地區,風機極易被冰凍住導致不能有效取能,且安裝融冰裝置的位置一般山區較多,風力資源相對匱乏,不適合使用;對于導線取能的方式,適用于直接安裝在導線上的傳感設備,而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安裝在接地的鐵塔上,感應電場較低,取能效率嚴重不足,如通過將取能裝置安裝在導線上,再拉電線給用電設備供電,則會有使鐵塔帶電的安全隱患。
因此,經綜合比較,最適合本文遠控系統的在線供電方式為光伏儲能方式,通過在現場布置太陽能光伏板,結合儲能電池給系統的各種設備供電。
3.2 儲能電池的選型和計算
1)電池的選型
目前常在低溫條件下使用的儲能電池有鉛酸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等。鉛酸電池雖然價格低廉、材料豐富,但是相同電池容量的情況下,鉛酸電池的質量往往是其他兩種電池的3倍以上,安裝在鐵塔上極其不便,而且其污染性較大,使用壽命較短,需經常進行更換維護。
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三種儲能電池中最高的,但根據近年在工業上實際使用的情況來看,其穩定性較差,易發生自燃事故。磷酸鐵鋰電池在輸電行業有多年的成功使用經驗,性能相比三元鋰電池更加穩定,雖然其價格較高,但是其循環壽命次數可達2000次,是三元鋰電池的2倍,是鉛酸電池的7~10倍,從全壽命周期來看,更適用于本系統的使用。
2)電池的容量計算(略)
電源系統的電池容量需滿足在最惡劣的儲能條件下,能供應各設備在最大連續陰雨天內的正常運行。
首先,主要集中用電的時間在冬季,因此,在光伏儲能的設計上,應以光照條件最差的冬季為參考。其次,從國內太陽輻照度數據來看,五類地區的貴州、四川等地最差,最具有代表性。以貴州為例,查詢該地記錄的歷年氣象數據,冬季最多連續陰雨天數為20天,在此期間需要進行的融冰次數不超過10次。以此作為計算的輸入條件。
根據計算結果,選擇4塊光伏板可滿足對儲能電池的充電要求。
3.4 電源系統的智能管理
本電源系統需考慮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遠程控制操作的特殊性,其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由于氣候溫暖,不需進行裝置操作,光伏方陣的發電量遠大于現場設備的使用量,容易導致儲能電池的過充現象;儲能電池如長期處于飽和狀態,易引起高溫發熱,更有甚者導致電池自燃,嚴重威脅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而在冬季線路覆冰頻繁的時候,現場設備集中耗電,電池剩余電量較少,易引起儲能電池的過放現象;另外如果鋰電池遇到極端低溫狀態(-20℃以下),很可能會無法充放電。
因此,為了避免上述危害的產生,同時實現電源系統的充電和放電狀態的可測可控,應設置智能電源管理模塊,完成下列工作。
1)光伏組件發電量和儲能電池用電量的監測管理,并在控制主機顯示預估的電池剩余電量、可使用天數及裝置可進行融冰操作的次數。
2)電池電壓的實時監測管理,并在低電壓、過電壓時進行告警。
3)結合電氣箱內的泄放電阻進行電池的活化管理,可根據電池的充電狀態啟動自動活化,也可以在變電站進行遠程啟動和停止活化操作。
4)定期進行電源系統的自動評估工作,指導電池的維護,在電池處于異常狀態時進行報警,必要時提醒更換電池。
太陽能發電和儲能電池結合的方式能夠為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遠程控制系統提供就地電源,使其完成遠程控制操作,可有效解決現有就地操作方式帶來的融冰效率不高、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人身和設備有安全隱患等問題。
本文通過分析和計算,對該供電方式進行了論述:
1)通過對不同在線取能供電方案的對比,得出光伏儲能供電的形式更適合于本系統的使用。
2)通過對電源系統的計算,選擇電池額定電壓48V、額定容量110A?h的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電池,光伏陣列采用4塊160W光伏板進行組合,可有效維持冬季的融冰工作。
3)基于就地電源長期無故障供電的考慮,需對電源系統進行智能電源管理。
按照以上設計配置的就地電源系統目前正在試制中,待完成后,即會在實際工程中進行安裝使用,驗證理論設計的正確性。
本文編自2021年第2期《電氣技術》,論文標題為“地線融冰自動接線裝置就地電源系統的設計”,作者為徐望圣、曹偉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