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1922-1996),陜西佳縣人,著名電機工程學家。1945年畢業于西北工學院電機系,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在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獲技術科學博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83年5月至1988年10月任清華大學校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首屆理事長。本文作者系高景德院士的首位博士后。高景德先生還是《電工技術學報》首屆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適逢先生百年誕辰之際,謹以此文深切感念先生之風。
本文醞釀了二十六年,終于在高先生百年誕辰之際完成,了卻了我的一大心愿!
————清華大學電機系李永東教授
2022年2月2日
高景德先生是我的博士后導師,我是他的首位博士后,從88年回國拜訪先生,一轉眼34年過去了!值此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思緒萬千,無限感慨!先生于1996年12月24日匆匆地離我們而去了,當時我正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電力電子實驗室做訪問教授,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震驚。
記得7月份去美國之前到協和醫院看望高先生,就發現先生偉岸的身軀瘦削了不少,當他看到我和李崇堅博士來了,并看到我們一塊在《電工技術學報》發表的文章時,分外的高興和健談,關切地詢問我們的工作情況,甚至還對我即將赴美國進行的科研工作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對他自己的病情卻很少提及,且充滿了樂觀精神。
先生在這種情況下還對我們如此關心,除了難以形容的感激之外,我更有說不出的難受,為什么死神的陰影會如此不公地籠罩在高先生這樣德高望重、功業彪炳和澤心仁厚的科學大師身上?我雖然想更多地聆聽先生的教誨,但終究還是要離去,想不到這一別竟成永訣!就再也聽不到他的諄諄教誨了!
聽到他駕鶴歸去的消息,我匆匆忙忙結束了原本準備在美國呆一年的訪問行程,奔回國內,但還是沒趕上先生的追悼會,成為終身的遺憾!但他為發展科教事業而奮斗不息的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治學方法以及他的高尚品德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楷模!從他離開我們到現在又過去2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卻久久銘刻在我的腦海中,每每想起,歷久彌新,不能忘卻!
知道高先生的大名還是從那本著名的《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開始的。我從小在母親工作的化工廠摸爬滾打,對化學一直比較感興趣,文革恢復高考后化學高考成績比較好,報的志愿都是高分子化工等專業,但卻被陰差陽錯地錄取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工程系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
記得那時電機系大家普遍頭痛的一門課就是《電機學》,章銘濤老先生的《電機學》都看得似懂非懂,更不用說研究生課程內容《電機過渡過程》了。幸好大三那年我為了彌補數學基礎較差的問題又自學了一遍高等數學,之后突然對《電機學》、《電力電子》和《自控原理》等幾門較難的專業基礎課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一舉獲得那學期全班唯一的一個四門主課(還有一門政治哲學課)全優的成績!在其后的專業課和研究生全國統考中均取得較好的成績,還以全系第二名的成績考取了電機專業的公派出國留學名額。
因為要去法國,大學里學的英語和日語都得暫時放下,經過八個月的法語強化訓練,我們教育部公派的一百多名留法學子于1983年7月來到法國巴黎!開學后我又去了法國南部的圖盧茲國家理工學院電力電子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因為要搞交流電機控制,才發現最重要的課程除了《現代電力電子學》和《線性控制理論》以外,就是《交流電機過渡過程》了!偶爾在留學生聯誼會發現一本高先生的著作《電機過渡過程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雖然數學推導復雜,卻成了我課程考試和科研工作最好的參考書和經典著作!
后來漸漸了解到高先生在電機工程領域是一位功底深厚而又多有建樹的科學家。1951年作為國家選派的首批赴蘇留學生,他前往蘇聯列寧格勒加里寧工學院電機系攻讀副博士學位,1956年以“應用于遠距離輸電系統中的凸極同步電機的研究”的論文,被越級授予技術科學博士學位,成為我國幾萬名留學生中第一位在前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學者。
大家都知道,前蘇聯博士學位相當于法國的國家博士,一般是獲得副博士學位(相當于歐美的博士)多年后取得相當大的成就,才能申請正博士,正博士畢業后可直接升教授。從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蘇聯博士制度改革前,我國在前蘇聯只有五人獲得過正博士學位!
高先生回國后在清華大學工作和生活了整整40年
高先生于1956年回國后,即在清華大學電機系任教授,是清華大學唯一的跨電機與電力系統兩個專業的研究生導師,幾年后寫出了著名的《同步電機理論及其運行方式的分析(復數分量法)》和《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及運行方式的分析》兩本專著,被譽為電機和電力系統領域的開山之作。他還曾先后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科學生產處處長,忘我地為學校和電機系工作了十年,被樹為全校又紅又專的典型。
然而,十年內亂期間,先生成為“白專典型”,受到打擊迫害,下放農場勞動,甚至被勸退出黨。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樣的逆境下,先生只要在學校就每天穩坐在西主樓308門口的桌子前,雷打不動的苦心鉆研,寫出了40多萬字的《串聯電容引起電動機自激》的手稿,并在文革后很快出版。
1978年先生重新擔任清華大學的領導工作,任副校長、校黨委委員,校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同時兼任校科研處處長、研究生處處長等職。1983年至1988 年任清華大學校長、校務委員會主任,先后擔任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
還歷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及第一、二、三屆學科評議組電工學科組召集人,國家發明評選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委員及技術科學部常委、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三、四屆常委及榮譽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第三、四、五屆副理事長,《現代電力系統叢書》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工卷)編輯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及《科學通報》副主編,《電工技術學報》及《電工技術雜志》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攀登計劃“現代電能系統運行與控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老教授協會會長等職。他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及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先生在電機工程領域是一位功底深厚而又多有建樹的科學家,幾十年來他為電工事業的發展奮斗不止。“文革”結束后,先生在擔負繁重的行政工作的同時,領導研究集體在學術和科技上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碩果累累。
他開拓并系統發展了電機復數分量理論和電機動態過程理論;創造性地研究了串聯電容引起的交流電動機自激的課題;開辟了電力系統線性與非線性最優控制的研究領域,從而發展了電力系統控制理論及其應用技術;提出了電機多回路理論;發展了電機參數辨識及測算的新方法;發展了電力系統過渡過程數字仿真的新方法并建立和不斷完善電力系統物理模型實驗室,對我國同類實驗室的發展起了帶頭作用。
80年代末,他又領導了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還具有預見性地開拓并推動了電力電子新學科的研究和發展。他在理論上的創見,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領域的開拓,不僅為清華大學電工學科的發展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而且推動了我國電工學科的發展。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正副理事長高景德和江澤民同志在學術會議上(1981年)
清華大學電機教研組自50年代初以來經過多年的教學、科研的實踐,在全國的電機工程學界又具有一定的優勢,如何保持優勢拓寬專業面發展出新的生長點來,這是電機教研組繼續發展的嚴峻問題。
高先生是電機專業改造的倡導者和積極支持者,他認為專業內容要隨著國民經濟和現代科技的發展而不斷更新,電機專業要跳出電機的框框。要將傳統的電機學科與新發展的電力電子技術、控制理論及計算機技術等相結合,從單純研究電機內部物理過程擴展到電機的運行控制。為此他多次提出建議,身體力行。
早在1984年,他已擔任繁重的學校領導工作還專門抽出時間在他家中招集系及教研組有關教師討論電機專業的改造問題,引導大家積極討論、統一思想,希望教研組在專業改造方面盡快行動,盡量將電力電子技術引入教學科研工作。他還專門找了科技報上登載的一篇談論電力電子技術發展前景的文章交給教研組。
在高先生的參與指導下,電機專業的發展模式概括為CCCP,即將計算機應用技術(Computer)、電機控制(Control)、通訊技術(Communication)和強電的能源技術(Power )相結合。由于這一發展模式CCCP與前蘇聯的俄文縮寫CCCP相同,高先生又是從蘇聯獲得博士學位的,因此高先生和教研組有關教師所規劃的電機專業改造方向十分生動、明了、簡潔。明確了發展方向,電機教研組在隨后幾年的教學及科研進展過程中,電機分析與控制、電機電磁場、電機電子系統、特殊電機運行及控制、新能源的開發及節能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為了扶持電機和電力電子學科方向的發展,高先生招收了電機博士點第一個研究電力電子技術與電機結合為研究課題的博士生。并且,他鼓勵年輕一些的教授、副教授在他指導下招收博士生和碩士生,從而擴大了電機專業培養高層次人才的規模。電機專業的博士生導師鄭逢時、李發海、朱東起、王祥珩都是先和高先生共同指導博士生,之后再獨立指導博士生。同時,高先生大力支持中青年教師參與新的學科方向的科研,并以在職方式指導一批中青年教師完成碩士學位的研究工作。
在高先生的帶領下,電機專業在專業改造后有一支能適應新學科方向的骨干教師隊伍。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力系統和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仿真”的建設過程中,他力主并堅持設立“電力電子與電機控制”分室,為電機系發展電力電子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高景德同志和李傳信同志向李鵬同志匯報工作(1985年10月)
當我1987年底在法國獲得博士學位前考慮回國時,面臨幾個選擇,一個是追隨我們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大師兄宋健(也曾在前蘇聯獲得正博士,時任國家科委主任)從政,還有就是到高校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先去高校做兩年博士后再說,因為當時國家博士后流動站制度剛剛建立,待遇方面有些優惠政策,出站后還可以自由流動,于是就開始和清華大學電工學科博士后流動站聯系。
此時清華大學電機教研組在高先生的指導下剛剛把電機專業改為電機及其控制教研組,正好需要電機控制方面的人才。于是,在1988年4月初的一天,我回國后來到清華大學西主樓,拜見了電機系電機教研組主任朱東起老師。
朱老師帶我參觀了西主樓 1區106的兩個試驗臺,一個是曹立宇博士的博士課題試驗臺,可控硅電流型變流器帶雙三相同步電機調速系統,采用Intel 8051 CPU做控制器,導師是高景德教授和李發海老師;一個是梁寒韌碩士的課題實驗臺,可控硅電壓型逆變器帶異步電機矢量控制,采用Z80 CPU做控制器,修改程序用錄音機的磁帶,導師是周明寶和瞿文龍老師。
朱老師尷尬地微笑著說,我們就這樣的條件,所以收到你聯系博士后的信件后,大家經過共同討論,并向高景德校長作了匯報,一致認為需要你這樣的人才來幫助我們把實驗室搞起來,高先生也同意你做他的首個博士后。當時聽得我頓時熱血沸騰,從此就認定清華了。
因為,自從1987年12月底博士答辯后,我從巴黎到倫敦,又到香港,再到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當時叫華中工學院)轉了一大圈,最后來到北京清華大學,雖然感覺他們的實驗室條件都比清華強,華中工學院甚至答應不管婚否,兩室一廳的房子馬上就給,但我還是認準了清華大學,除了這里離家較近以外,高先生和教研組朱老師誠懇的態度著實令我感動。
1988年5月,成立了李永東博士后工作指導小組,成員包括高景德先生,原系主任楊秉壽先生,李發海老師,還有朱東起,周明寶和黃立培老師。因為高先生當時是清華大學校長,不可能經常來系里,所以就由楊秉壽先生牽頭組織開會和討論,他同時也是當時教研組電機控制和調速小組的組長,所以見面多些。楊老師雖然從系主任和系黨委書記的位置退下來了,但是每天早上九點必來實驗室轉一圈,看看有什么事情和需求,同時幫助我們聯系高先生。
有一件事兒,現在想起來還很好玩。當時博士后按講師待遇,國家另外每月補助150元的資料,書報和住房津貼,加在一塊250多元了,屬于當時絕對的高工資,超過一些教授了。所以每月領工資需要楊老師簽字時,他會自言自語道,你掙得比我還多!
楊老師是解放前的北京大學地下黨小組的成員,據說是和胡啟立一個小組的。每次聽他這樣說,搞得我很尷尬,更加感覺到國家當時為了建立博士后制度還是下了大本錢的,不干出點名堂來,真是不好意思。甚至我還在想,博士后工資一直在漲,讓其他老師如何安心工作,沒想到幾年后,教師的工資也漲了,但還是趕不上研究生畢業以后的待遇。當時教研組在職教授有三名,高景德,陳丕章,鄭逢時先生,其他老師都是副教授和講師,楊秉壽老師算退休教授,但每天還來一趟,學生答辯或有事需要討論時就參加。
1988年5月底,在我寫了一個交流電機調速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的報告后,高先生希望能見面談一談。于是在楊秉壽老師的帶領下,李發海、朱東起老師和我在某天晚飯后一塊來到高先生的家。
見高先生之前,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心想老先生是我國留學蘇聯萬名學子中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人(蘇聯博士學位比較難,大部分留學生都是獲得副博士學位,文革前只有四人獲得博士學位),又是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校長,一定非常嚴肅和正式吧!沒想到先生是那樣隨和及和藹可親,說話非常平易近人,一點架子都沒有。
高先生還答應支持我申請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并親自幫助修改申請書。當大家聽說從下屆開始他就不再擔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時候,多少都表達了很大的遺憾時,先生坦然一笑說:“再當幾年校長,我連電機都不認識了”。當時真是驚奇先生的謙虛,以及對學術的執著!
高景德先生和他的首位博士后李永東在實驗室(1988年)
隨后的八年中,在先生的指導下,我們電力電子與電機控制課題組開啟了一個又一個的對外合作項目。從電力電子碩士點的申報,到一個個項目的鑒定,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報和成立,到攀登B計劃的實施和博士點的批準,每一步都傾注了先生的遠見和心血!在先生和各位前輩的培養和幫助下,我也從一個25歲多的毛頭小伙子成長為一名清華大學的教授,我們電力電子和電機控制實驗室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果,在國內外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怎能忘,回國之初實驗室連數字示波器都沒有,我們只能用最簡單的模擬示波器干項目,抓一個實驗波形還得用照相機拍下來,沖洗后的效果不一定能用,實驗做起來是何等的費時和痛苦!先生聽說了之后立即把學校研究生院的領導叫到我們實驗室現場辦公,大家紛紛表示“高先生的兩條腿不能一條粗,一條細呀!”,于是給我們特批了一臺進口的數字示波器的經費,那時的二十萬是相當大的一筆巨款!為我們實驗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怎能忘,在我博士后出站的報告會上,先生請來了校系的各級領導和學術前輩,對我留校工作給了巨大的鼓勵和支持!在1990年1月的人民大會堂首都高校和科技界春節團拜會上,我還幸運的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怎能忘,我第一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竟然沒有被批準,當時是相當的苦惱,先生作為評審專家組組長也只能尊重大家的意見。他回來后告訴我不要氣餒,明年繼續申請,并且幫我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把關,甚至連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都一一幫我修改,終于在第二年拿到我的第一個國家基金項目!其后的霍英東基金和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也都順利的獲批!這對當時課題組的科研工作是一個莫大的支持!
怎能忘,留校后,在我們的工作取得了一點點成績的時候,先生又請來國內知名專家幫我們把關鑒定,后來就有了《中國青年報》1990年12月頭版頭條的報道!吸引來了眾多的企業單位慕名而來談合作!后來,先生還為我們職稱問題的解決操碎了心!
怎能忘,每次博士生開題和答辯時,先生都非常重視,總是準時來到實驗室,“研究生要發揮更大作用!”他常常告誡我們。而在先生70大壽,大家紛紛不約而同地來到先生家里的時候,卻發現先生完全不記得這個事!
......這個清單還可以很長很長。
高景德同志與朱镕基同志在電機系(1992年)
這些都是我自己親身感受和體會到的先生的關懷和幫助,實際上先生對于清華大學、電機系和我國電工學科的貢獻是幾天幾夜也說不完的。
由于在科學技術領域和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先生于1980 年即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5年當選為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會士(Fellow),并被載入國外出版的國際名人錄中。他先后獲得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的一百周年獎(198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987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1994年)、《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出版榮譽證書(199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84年,1995年)、香港柏寧頓教育基金會(中國)第二屆“孺子牛金球獎”中的最高獎一杰出獎(1996年)、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996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997年)。
高先生的著作都成為電機和電力系統領域的經典
先生幾十年如一日勤懇耕耘在教學和科研的第一線,對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特別是學位制度的建立和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56年回國伊始,高景德教授即擔任清華大學科研處第一任處長,主持科研、生產、研究生、設備實驗室等方面的工作。由他主持制定的研究生培養計劃,不僅使清華大學為國家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而且對我國研究生制度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先生本人在我國電機和電力系統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也做出了卓越貢獻,由他直接指導的第一批研究生有的成為中科院院士。80年代以來,他先后培養出電機和電力系統兩個專業近30名博士。1978年后,先生在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和校長的10年中,與學校其他領導一起,明確提出了把清華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的目標。
他提出了“著重提高,在提高中發展”的辦學方針,進行了涉及本科專業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管理制度等旨在提高教學質量的系統性改革,初步建成了以工科為主體的包括工科、理科、文科和管理學科的高質量培養人才的綜合性大學。在教學上形成了專科-本科一研究生和繼續教育等一套比較完整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服務于人才培養和經濟建設的科研基地。
特別是在他的倡議和主持下,在國內高校首批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并在研究生招生、培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改革,使在校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數量在短短幾年內,由五六百人增加到近三千人,培養規模大幅度提高。同時逐步探索并積累了一套多模式培養研究生的途徑,使學校進入成批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新階段。先生高瞻遠矚的辦學方針和他主持下卓有成效的各項改革,為后來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事業的更大發展,并建成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教學科研型大學奠定了基礎。
先生淡泊名利,孜孜不倦,從教50年,把畢生的心血都貢獻給了他所熱愛的中國教育和科技事業。1988年,他離任清華大學校長崗位后,依然為我國教育和科技事業的發展奮斗不止,繼續進行著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為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他始終關注著學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指導完善研究生管理制度。
作為全國政協常委和民盟中央常委,他對我國的改革與建設,對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做了大量工作。他和蘇步青等著名科學家向第八屆全國政協會議遞交了旨在辦好一百所左右重點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力爭有若干所達到國際較高水平的大學的“211工程”實施提案。這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意義極為深遠的影響。
中國第二屆 “孺子牛金球獎”中的最高獎——杰出獎(1996)
先生在學術界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他學識淵博而誨人不倦,身居要位而從不居高臨下。他營造的教學和科研氛圍使周圍的同事和學生們都深受教益,他的諄諄教誨對青年們的成長更是有著深遠影響。他教育青年學生從入學之日起,就要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又紅又專、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向;教育他們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在學業和思想品德上皆堪為世界第一流的大學生和祖國需要的優良人才。
先生功勛卓著,但從不居功自傲,他作風樸實,平易近人,真實坦誠,尤其是他作為一代科學大師所具有的伯樂精神無不為人稱道。由于他善于團結和組織他人一起工作,并提倡不同學科、不同學術流派和風格的學者之間進行交流切磋,因此,在學術上贏得了眾多合作者。
他擔任編輯委員會主任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工卷》就是幾百名專家教授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的結晶,也是電工學術界的一部代表作。在他的倡導下,科學出版社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手出版《現代電力系統叢書》,作為這套叢書的主編,他為該領域的學者提供了又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他熱愛科學、尊重同行、關心青年、團結合作的精神受到了科技界和教育界廣泛的尊敬和愛戴。
先生對國內的同行和人才的提攜也不遺余力!海軍工程大學的張蓋凡教授是1956年認識高先生的。那年秋天,他和東北工學院的高寶賢同志一塊來清華進修,師從高先生學習電機過渡過程的理論和分析方法。當時先生正在寫那本《交流電機過渡歷程及運行方式的分析》的專著,同時給學生講授這門課。
高先生的這本專著,理論很深,包含了他多年潛心研究的學術成果,大家在學習中遇到不少困難,就經常去請教他。他視學生為該書的第一批讀者,對大家提出的疑難問題很重視,除了耐心指導外,還要求大家多從讀者的角度考慮,提出怎樣講法更好懂的意見。
為了使著作更加完善,先生以油印講義的形式作為教材發給學生,經過多次教學試用和反復修改后,才于1963年正式出版。高先生對這本書精益求精,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終于寫成了我國在電機過渡過程理論方面的第一本經典著作,物理概念清晰,讀起來津津有味引人入勝,其學術權威性至今不減。
張蓋凡教授后來又把自己的學生馬偉明送到清華大學電機系高先生門下讀博士,先生在病中審閱了馬偉明的博士論文,并寫好了評審意見,只是不能主持論文答辯了。馬偉明畢業后成為我國海軍現代化武器研發的帶頭人,在41歲便榮任我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
先生還發現了冶金部自動化院的李崇堅是一名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主動吸收他為論文博士,并針對他的特點,要求在理論上要有較大的提高。該生擔負的工程項目很重,工作非常繁忙,但先生指定他閱讀大量有關的文獻、資料與參考書,寫綜述報告,一遍一遍地修改,直至滿意為止。該生在讀期間,除了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工學博士學位,還結合工程項目在理論上提出一項控制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并將該方法用于工程實際中,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為我國軋鋼設備的國產化做出了巨大貢獻。
先生對自己要求是很嚴的,到過他辦公室和家里的同志,對他簡樸的作風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學校考慮他作為清華的校長,校外活動又較多,和過去幾任校長一樣,準備給他相對固定一輛小車,他得知后堅決予以拒絕。他說:“用車時能從車隊要到辦公車就可以,千萬不要為我配專車。” 先生患病后,依然樂觀坦蕩,一如既往地關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已臥床不起、病情嚴重的情況下,還囑咐大家要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地把科教事業搞得更好。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關心著科教興國大業。
正如他的繼任者,清華大學前校長、國家教委副主任張孝文同志所說,高景德先生就是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提到的那樣“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現在每當我坐在辦公室,望著主樓前面一幢幢現代雄偉的建筑,就想到正是在先生的力主下,當年這一片菜地和村莊被購入清華大學,為我校新世紀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想到這些,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實現高先生的遺愿,為貫徹科教興國方針,為把我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而奮斗!
高景德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