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電站將常規變電站復雜的二次接線轉變為通信網絡,實現了二次回路數字化,這一變化導致常規的二次系統設計方法發生了質的改變。針對典型的變電站一次主接線設計,常規變電站可以復用典型設計方案的工程圖紙,指導變電站二次回路施工,而智能變電站的二次回路已實現數字化,更利于復用二次系統典型設計方案。
但是,目前智能變電站的工程設計及實施過程未充分利用這一優勢,仍在重復集成工作,沒有繼承已有智能站工程配置成果,導致智能變電站集成標準化水平偏低、集成效率及質量較差,迫切需要研究智能變電站集成優化方案。
近年來我國變電站標準化設計規范日趨完善,為提高二次設備標準化水平,國家電網公司及南方電網公司已經發布了保護、測控、智能終端、合并單元等二次設備的標準化設計規范,規范了設備的技術原則、設計準則、信息規范及虛端子等,這些規范的制定為智能變電站配置文件模板的標準化復用機制奠定了基礎。
目前國內智能變電站配置優化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設計規范的虛回路自動配置,并未涵蓋系統配置描述(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SCD)文件配置全環節。鑒于此,本文提出一種基于模板復用的智能變電站SCD文件自動配置方案,基于各典型變電站設計方案配置全站間隔層及過程層設備,完成設備通信配置及虛端子連線,形成不同變電站典型設計方案對應的SCD文件模板。根據實際工程選取SCD文件模板并導入實際工程配置的二次設備模型,再基于標準化虛端子名稱更新虛端子連線關系,即完成SCD配置。
本文首先分析智能變電站SCD配置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礎上針對性地提出基于SCD模板復用的自動配置方案,并結合工程示例說明具體實施方案,最后給出方案評價及工作展望。
首先,分析智能變電站SCD配置需要做的主要工作,作為后續制定自動配置方案的依據。智能變電站工程集成工作主要包含通信子網的劃分、二次設備命名、站控層、過程層通信地址分配、虛端子連線等。
1)通信子網配置
通信子網配置示例如圖1所示。通信子網配置與變電站的網絡方式相關,如采用數字采樣、數字跳閘方案的變電站,除配置站控層制造報文規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 MMS)網絡外,還需配置面向通用對象的變電站事件(general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 GOOSE)及采樣值(sampled value, SV)網絡。而如果采用常規采樣、數字跳閘方案,則無需配置SV網絡。所以,確定了變電站二次設備采樣跳閘方式,就基本可以確定通信子網配置。
圖1 通信子網配置示例
根據變電站各電壓等級主接線方式,按設計規范確定相關二次設備配置方案,然后按實際工程設備具體配置情況導入各智能電子設備(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IED)模型,二次設備的實例化工作包括IED命名、站控層及過程層通信地址配置。
2)二次設備命名
根據DL/T 1873—2018《智能變電站系統配置描述(SCD)文件技術規范》定義的IED Name命名原則,采用5層結構命名:IED類型、歸屬設備類型、電壓等級、歸屬設備編號、間隔內同類裝置序號。IED Name由上述5個部分按照現場實際情況自由組合而成,如將220kV第二套線路保護命名為PL2201B。
3)通信地址分配
在此基礎上分別進行二次設備的站控層IP地址、過程層GOOSE及SV組播地址配置工作,分別如圖2、圖3和圖4所示。
圖2 二次設備站控層通信地址配置示例
圖3 過程層GOOSE組播地址配置示例
以一個中等規模的220kV變電站為例,二次設備數量超過100個,逐一為二次設備命名及配置站控層通信地址工作量較大。
圖4 二次設備過程層SV組播地址配置
4)虛端子連線
下一步工作是配置二次設備的虛端子連線,這也與二次設備采樣跳閘方式有關,需要按照設備設計規范進行保護間、保護與合并單元(數字采樣方式)及智能終端(數字跳閘方式)間的虛端子連線,圖5為線路保護GOOSE虛端子連接配置示例,內部信號為線路保護輸入虛端子,外部信號為智能終端和母線保護的輸出虛端子。
圖5 線路保護GOOSE虛端子連接配置
圖6為母線保護SV虛端子連接配置示例,內部信號為母線保護SV輸入虛端子,外部信號為各合并單元的SV輸出虛端子。
圖6 母線保護SV虛端子連接配置
與前述工作相比,虛端子連線工作最為繁瑣而且易錯,配置完成后需要按連線關系逐一驗證。目前,在智能變電站工程的實施過程中,每個工程都在重復上述集成工作,而沒有充分利用已有典型智能變電站配置成果。
綜上所述,將智能變電站工程集成工作主要相關因素總結如下:1)通信子網配置。與二次設備采樣跳閘方式相關;2)二次設備配置及命名。與系統電壓等級、主接線方式、設計原則及設備命名原則相關;3)站控層、過程層通信地址分配。具體IP或組播地址分配無固定原則,一般避免重復即可;4)虛端子連線。基于二次回路設計規范。
根據第1節的分析,智能變電站工程集成工作主要與變電站一次設計方案、二次設備配置方案及二次回路設計方案相關,目前國內國網和南網一、二次設計基本已經做到標準化,所以完全有條件復用已有典型智能變電站配置成果。
基于SCD模板復用的智能變電站自動配置方案主要采用如下幾個步驟。
1)根據典型系統主接線方式及二次回路設計方案配置全站間隔層及過程層設備,為各間隔二次設備配置站控層及過程層通信地址,并完成二次設備間虛端子連線,形成SCD文件模板。
選擇作為SCD配置文件模板的工程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①推薦選擇采用典型設計方案的變電站,系統一次主接線、二次設備及回路配置方案等都應嚴格按設計規范執行;②推薦選擇系統規模較大的變電站,以能夠涵蓋多數同類型變電站SCD配置信息。
2)根據實際工程系統主接線方式、二次設備及回路設計方案,選取SCD文件模板。
SCD文件模板涉及變電站一次系統、二次設備配置方案及采樣跳閘方式等因素,這些因素組合眾多,專門為各種組合配置SCD文件模板工作量很大,建議結合實際智能變電站工程,不斷完善SCD文件模板庫。
3)在SCD文件模板基礎上,按實際系統規模刪減多余間隔的二次設備,按實際工程配置并導入各間隔二次設備能力描述(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 ICD)模型文件。
如前所述,SCD文件模板一般選擇規模較大的智能變電站,故應刪除實際工程多余間隔所對應的二次設備。如果結合實際智能變電站工程做的SCD模板確實無法滿足新工程的要求,也可以在原有模板基礎上新增間隔,并將此SCD文件替代對應的原有SCD文件模板,以不斷增強SCD文件模板庫的適應性。
4)保留SCD文件中已有二次設備IED命名、站控層及過程層通信地址配置,完成間隔二次設備通信配置。
如第1節所分析,所有IED的命名及通信地址配置工作量較大,按實際工程設備配置情況對應導入二次設備模型文件,SCD工具只需保留模板中原有的設備命名及通信配置即可實現自動配置。
5)基于標準化虛端子名稱更新虛端子連線關系,應將SCD文件模板中間隔二次設備虛端子引用路徑更新為實際工程配置二次設備的虛端子引用路徑,完成間隔二次設備間虛端子連線。
國網、南網的二次設備標準化設計規范已經規范了二次設備的輸入輸出虛端子描述,這為SCD文件模板中的虛端子連線復用奠定了基礎。在導入二次設備模型時,SCD工具保留原有虛端子連線關系,根據連線中兩側設備虛端子描述,在導入的IED模型中找到對應虛端子描述的DO/DA模式,并據此更新虛端子引用路徑即可。
至此,在選定的SCD文件模板基礎上,通過對應導入實際工程配置的二次設備模型,由改進的SCD配置工具實現了智能站SCD文件自動配置,下面通過一個工程示例說明具體實施方案。
3.1 創建SCD文件模板
以某地區典型220kV變電站為例,變電站最大規模配置3臺主變壓器,220kV采用雙母主接線,10回220kV線路,1回220kV母聯;110kV采用雙母主接線,15回110kV線路,1回110kV母聯;35kV采用單母分段主接線,18回35kV線路,3臺電容器,1臺站用變,1回35kV分段。
按該系統規模配置全站間隔層及過程層設備,包括各電壓等級線路保護、主變保護、母線保護、母聯保護、饋線保護、電容器保護、站用變保護、分段保護及各間隔測控裝置和安自裝置等,為這些二次設備配置站控層及過程層通信地址,并按二次系統設計規范完成二次設備間虛端子連線,將該SCD文件作為該地區該類220kV變電站SCD配置文件模板。
3.2 SCD模板選取及裁剪
根據實際工程系統主接線方式及二次回路設計方案,選取SCD文件模板,在SCD文件模板基礎上,按實際系統規模刪減多余間隔的二次設備。以該地區某220kV變電站工程為例,該站主接線方式與3.1節中所述典型220kV變電站類似,變電站實際規模為配置2臺主變壓器,220kV采用雙母主接線,5條220kV線路,1個220kV母聯;110kV采用雙母主接線,8條110kV線路,1個110kV母聯;35kV采用單母分段主接線,12條35kV線路,2臺電容器,1臺站用變,1個35kV分段。
故在3.1節所述SCD文件模板基礎上,刪除模板中多余的5條220kV線路、7條110kV線路、6條35kV線路及1臺電容器相關間隔的二次設備,形成該工程裁剪版SCD文件。
3.3 模型導入及設備配置重用
在該工程裁剪版SCD文件基礎上,針對該變電站220kV線路間隔1,導入實際工程配置的雙套線路保護、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及測控裝置等設備ICD模型文件,保留SCD文件中這些二次設備IED命名及站控層和過程層通信地址配置,完成220kV線路間隔1的二次設備通信配置。
3.4 虛端子連線重用
由SCD配置工具基于標準化虛端子名稱,將SCD文件模板中某間隔二次設備虛端子引用路徑更新為實際工程配置二次設備的虛端子引用路徑,完成該間隔二次設備間虛端子連線。
以220kV線路間隔1線路保護跳A相虛端子連線為例,根據裝置設計規范,線路保護跳A相的輸出虛端子標準名稱為“跳斷路器A相”,智能終端跳A相的輸入虛端子標準名稱為“保護跳A1”。SCD文件模板中220kV線路間隔1線路保護“跳斷路器A相”輸出虛端子引用路徑為PIGO/PTRC1.Tr. general,智能終端“保護跳A1”輸入虛端子引用路徑為
RPIT/GOINGGIO1.SPCS01.stVal,虛端子連線為PL2201A/PIGO/PTRC1.Tr.general—>IL2201A/RPIT/ GOINGGIO1.SPCS01.stVal。
基于3.3節導入實際工程線路間隔1配置的線路保護及智能終端ICD模型,220kV線路間隔1線路保護“跳斷路器A相”輸出虛端子引用路徑為PIGO/TAPTRC1.Tr.general,智能終端“保護跳A1”輸入虛端子引用路徑為RPIT/GOINGGIO5.SPCS01. stVal,保持IED命名不變,將模板中對應虛端子連線兩端更新為實際設備的虛端子引用路徑,完成虛端子連線更新。虛回路引用路徑更新示例如圖7所示。
圖7 虛回路引用路徑更新示例
近年來隨著智能變電站保護運維應用的推廣,為實現虛回路可視化等運維功能的實用化,在工程實施環節經常需要按實際工程情況修改虛端子描述,比如線路保護的“跳斷路器A相”按實際情況修改為“XX線路跳斷路器A相”,這可能導致在SCD文件模板中匹配不到對應的標準虛端子描述。
為解決此問題,建議在配置SCD文件模板時,僅修改虛端子及遙信遙測等描述的中文描述desc,而不修改屬性賦值dU,這樣就可以通過匹配dU實現虛端子連線復用,同時不影響運維應用功能實現。
3.5 完成SCD自動配置
重復3.3節和3.4節工作,直至完成所有間隔實際工程配置的二次設備模型導入,實現各間隔二次設備命名、通信參數配置及二次設備間虛端子連線,從而完成全站SCD文件自動配置。
目前該方案已在試點站進行了工程實施,一個中等規模的220kV智能變電站由SCD工具基于模板自動生成SCD配置文件,其SCD配置時間由3天左右減少為半天以內,按現場工程驗收規程進行充分的測試驗證,證實了由自動配置生成SCD文件導出的全站二次設備IED實例配置文件(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 CID)及IED回路實例配置文件(configured IED circuit description, CCD)的正確性。
本文提出的基于模板復用的智能變電站SCD文件自動配置方案充分利用了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模型和回路的數字化優勢,有效提高了智能變電站集成標準化水平,可顯著提升智能變電站集成效率及質量。目前,該方案已經在湖州某110kV智能變電站實現工程應用,后續將在站內二次設備信號實例修改等方面繼續研究改進。
本文編自2022年第3期《電氣技術》,論文標題為“基于模板復用的智能變電站系統配置描述文件自動配置方案”,作者為朱長銀、呂航 等。